吊針輸液會留下后遺癥嗎?

你見過連打七天吊針血管變硬的人嗎?隔壁王叔去年肺炎住院,左手背現在摸上去像塑料水管。這讓我突然驚醒:原來輸液針頭扎多了,血管真的會"記住"傷口。新手爸媽常問的"寶寶打吊針會不會變笨",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說。
為什么血管會"記住"針頭?
三甲醫院護士長偷偷告訴我個秘密:每次輸液就像在血管刻章。普通鋼針直徑0.7毫米,而人體最小毛細血管才8微米。有個數據很嚇人——連續輸液5天,血管壁增厚率最高達到23%。這就是為啥老病號的血管摸著像電話線。
核心要記:
- 輸液相隔最好超6小時(讓血管回彈)
- 揀選彈性好的部位(手背不如前臂)
- 拔針后按壓別偷懶(至少5分鐘才止血)
吊針VS口服藥到底差在哪?
去年流感季做過對比測驗:同款抗生素,輸液組退燒快2小時,但腹瀉發生率高出18%。藥師朋友甩給我張對比表:
項目 | 吊針 | 口服藥 |
---|---|---|
起效時間 | 15-30分鐘 | 1-2小時 |
肝腎負擔 | 加強35% | 直接代謝 |
耐藥風險 | 高3倍 | 可控 |
突然想起去年碰到個病例:大爺把口服藥碾碎泡水掛吊瓶,結局藥物結晶差點要命。
輸液速度能自己調嗎?
急診科醫生說個真實教訓:家屬偷偷調快滴速,病人突然呼吸艱難送ICU。原來葡萄糖輸液每分鐘別超60滴,鹽水更要控制在40滴內。有個計算公式很實用:
(總毫升數×20)÷ 分鐘數 = 穩妥滴速
比如說500ml輸4小時就是(500×20)÷240≈42滴/分鐘
留置針真是救命神器?
產科護士爆料:留置針最多撐4天,超時采用感染風險飆升。更坑的是,許多鬼不覺道每次輸液完要沖管封管。見過最離譜的案例——留置針管里回血凝固,硬生生把血管堵了。
重要提醒:
- 三天必須換部位(別心疼那點膠布)
- 沖管時別怕疼(生理鹽水沖走殘留藥)
- 洗澡要包保鮮膜(進水立馬換針)
最近看到日本護理學會的探究:長期輸液患者出現靜脈炎的幾率,是口服藥治療組的7.8倍。但換一個角度想,危急時刻吊針確實是救命通道。小編覺得這事就像開車——明知有風險,但核心時候還得握緊方向盤。下次看見護士反復拍打你的手背,別嫌麻煩,那是在給血管做"熱身操"呢。
標題:吊針輸液會留下后遺癥嗎?
地址:http://www.lvlsrws.cn/gfyxxy/38603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新聞發稿推廣的2大重點,必看!”237人看
- “信息稿優化排名需要關注的3個方面”245人看
- “IT科技類信息媒體發新聞知識重點”179人看
- “怎么做好文案營銷,提升推廣的效果?”244人看
- “新媒體真實收入能達到月入上萬嗎?”116人看
- “會議類新聞稿編寫樣式重點”167人看
- 做推廣的軟文(營銷推廣的軟文)50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