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火鍋店老板:為啥我的店吸引不到外地游客?

凌晨兩點,寬窄巷子某火鍋店王老板盯著手機嘆氣——店里明明上了抖音團購,定位也加了"網紅打卡",可后臺數據顯示,最近30天外地游客訂單只占17%。隔壁張姐的火鍋店明明味道差不多,為啥她家游客占比能到43%?
不是味道癥結,是故事講劈叉了
上個月我給綿陽某非遺火鍋店做診斷,發現他們官網文案寫著:"始創于1998年,堅持傳統牛油鍋底"。可游客要的是"凌晨三點追完熊貓,鉆進本地人私藏的老灶臺"這種場景鉤子。改了兩處核心細節:
- 把"牛油"改成"爺爺輩傳下來的炒料鐵鍋"
- 在菜品圖角落P了半張熊貓基地門票
三個月后外地訂單量直接翻倍。
四川新聞營銷的三大死穴
接觸過137家川內公司后,發現大家共通的病根:
- 文化符號亂燉(熊貓+火鍋+麻將一鍋端)
- 方言用力過猛(不是所有外地人都懂"巴適得板")
- 情懷不會落地(光說匠心,不說怎么預約體驗)
去年幫樂山某民宿改造內容時,我們把老板"十年裝修閱歷"改成:"成都白領小林在這改了三版PPT,突然發現瓦當滴水聲比ASMR助眠"。當月民宿長租率漲了26%。
現成可抄的化解方案
現在四川頭部新聞公司都在用這套四維爆破法:
- 地域溫差(廣東人看到雪景火鍋會手抖)
- 時令鉤鏈(把開漁期和酸菜魚火鍋綁定)
- 反差人設(讓彝族姑娘用牛津腔講蘸料)
- 平臺暗語(在小紅書說"出片率",在抖音說"挑戰")
上季度給自貢冷吃兔公司做的案例就是典型:我們找了5個東北美食博主,直播表演"四川辣醬拌東北大飯包",帶貨轉化率比傳統川籍KOL高3倍。
最核心的錢怎么花?
別急著投消息流廣告,先看這一個對比表:
投放方式 | 某景區餐廳實際效果 | 成本 |
---|---|---|
電梯廣告 | 帶來12%到店率 | 8萬/月 |
KOL探店 | 轉化率9%,復購率低 | 5萬/篇 |
軟文矩陣 | 長尾流量延續6個月 | 2.4萬/季度 |
最近剛服侍的一家青城山茶館,我們把預算砍掉60%轉投知乎"城市冷學識"專欄,植入"暴雨天在道觀喝什么茶"的章節,現在周末預約排到三周后。
小編說一句得罪人的
四川不是缺好商品,是太多老板把"文化自信"變成"文化自閉"。上次碰到個非要堅持用文言文寫火鍋文案的顧客,我說您這是把游客當高考閱卷老師呢?真正的新聞營銷,得學會把蜀繡繡進微信表情包,讓三星堆青銅器在抖音跳海草舞。
標題:四川火鍋店老板:為啥我的店吸引不到外地游客?
地址:http://www.lvlsrws.cn/gfyxxy/38903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做信息軟文營銷宣傳要注意什么”160人看
- “百科詞條如何創建?需要提供什么資料?”240人看
- “信息稿樣式模板以及寫作妙招分享”203人看
- “適合新手的3個新媒體寫作平臺分享”221人看
- “詳解營銷軟文的誤區和觀察一些事項”185人看
- “軟文發表平臺哪個更好發?”108人看
- “愛奇藝新媒體如何賺取收益”103人看
- “GB2626”182人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