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酒新手避坑指南 看懂這6點不怕被忽悠

超市貨架上的紅酒價錢從30到3000元不等,去年朋友老李花888元買了支"法國進口"紅酒,喝起來居然像兌水的葡萄汁。這事兒讓我想起剛入門時交的學費——其實挑紅酒沒那么玄乎,記住這六個核心點,小白也能變行家。
價錢差10倍的酒到底區別在哪?
重點記三個硬指標:
- 單寧含量(喝起來澀不澀)
- 橡木桶陳釀時間(18個月以上的會有烤面包香)
- 產區降雨量(2016年波爾多降水量少,這年的酒特別醇厚)
上周對比喝了兩款赤霞珠:99元的像酸葡萄汁,398元的居然喝出黑巧克力尾韻。果然應了那句老話——三分喝味道,七分喝故事。
瓶底凹槽深就是好酒?
千萬別信這一個!酒莊朋友告訴我:
→ 凹槽最初是為沉淀酒渣設計
→ 機械生產線都能做深凹槽
→ 某網紅酒瓶底深3cm 實際成本加強不到2元
真正該看的是酒帽材質:鋁制螺旋蓋比軟木塞更適合200元以下的酒,密封性更加好不易變質。
年份越老越好喝?
這是個天坑!記住:
超市里99%的百元酒適飲期就3-5年
超過8年的廉價酒會變醋
真正能陳年的酒不會低于800元
有個冷學識:2015年之后的新世界紅酒(智利/澳洲),超過5年還沒喝掉,風味就開始走下坡路了。
掛杯越多品質越高?
測驗室數據打臉這一個說法:
酒精度13%以上的都會掛杯
甘油含量高的掛杯更持久
和糖分含量完全無關
上周做了個測驗:往廉價酒里加兩滴作物甘油,掛杯效果秒殺千元酒,但喝起來照樣酸澀刺喉。
法國酒一定比其他國家好?
看一看海關數據就清醒:
① 智利酒性價比最高(關稅減免)
② 澳洲酒果香最濃郁(天候優勢)
③ 西班牙酒最適合配中餐(單寧柔和)
朋友開的西餐廳做過盲測,68%客人覺得98元的西班牙陳釀比358元的法國中級莊更加好入口。
如何判斷是不是勾兌酒?
教你三招在家檢測:
① 滴在紙巾上:天然酒漬邊緣有顏色漸變
② 加食用堿:真紅酒會變藍黑色
③ 看條形碼:69開頭的所謂進口酒要警惕
去年曝光的造假案中,某網銷爆款酒居然是用色素+酒精+香精調的,成本不到8塊錢。
有回在酒展上碰到位老釀酒師,他說的話讓我記到今日:"好紅酒是種出來的,不是釀出來的。"現在選酒都會優先看葡萄園資料,海拔300米以上的坡地種植、樹齡超過20年的藤,這樣的酒就算年份普通也差不到哪去。說到底,喝酒這事跟談戀愛似的——別光聽別人吹噓,自己覺得舒服最為重要。
標題:紅酒新手避坑指南 看懂這6點不怕被忽悠
地址:http://www.lvlsrws.cn/gfyxxy/43778.html
免責聲明:部分內容來自于網絡,不為其真實性負責,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,非商業用途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人將予以刪除。
相關推薦
- “新浪娛樂發新聞多少錢?如何發稿?”196人看
- “新聞投稿平臺類型有那些”183人看
- “高質量軟文發表平臺必備要素詳解”144人看
- “73種新聞稿編寫類型,趕緊采用起來!”227人看
- “信息稿如何發,有什么簡單方便的妙招”107人看